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葡萄牙里斯本報道
中國2001年齡段U21國青隊結束了克羅地亞的集訓后已經返回國內,本報記者馬德興則是輾轉到了葡萄牙,繼續采訪中國的留洋球員。在葡萄牙,有一支20人的中國學生軍。他們無一人來自國內俱樂部梯隊,而都來自全國各地的普通學校,是真正意義的學生軍。目前,他們已陸續開始在葡萄牙全國錦標賽或U19青年聯賽中登場。學生軍能夠在歐洲的職業足壇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嗎?記者帶著這些疑問,追蹤采訪了這些小球員。
(去年7月,小球員們從國內出發踏上留葡之路)
留洋“縮水”了10倍
降落里斯本國際機場時,看到機場幾乎一層不變的模樣,記者頗有感慨。反賭掃黑后空降至中國足協的時任領導韋迪曾提出過“每年送百名小球員赴海外留洋”的計劃,并先后聯系過西班牙、德國、法國、巴西等,但最終只有“留葡希望隊項目”得以落地。2011年底,中國足協組織選拔的41名1993年齡段以及1995年齡段的球員從北京出發、抵達葡萄牙,開始了為期兩年多的留葡生活。
2012年春節后,記者趁著采訪眾多中超俱樂部赴歐拉練的機會,第一次踏上了葡萄牙追蹤留葡希望隊留洋的采訪之旅。這之后,記者又先后借助跟隨95年齡段國青隊、97年齡段國青隊到葡萄牙拉練的機會,對留葡希望隊以及其他留葡小球員進行過實地采訪,因而對葡萄牙足壇一度風靡的中國球員留洋有著頗為直觀與深刻的感受。
整整10年后,當記者再次來到C羅的老家,實地追蹤采訪最新一批整建制留洋的中國青少年球員時,卻是唏噓不已。數年前,分散在葡萄牙各地的中國年輕球員達280人左右,與中國足球先后發生過關系的足球俱樂部如控股俱樂部或合作俱樂部接近15家。
然而,時至今日,經過一圈走訪后,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目前在葡萄牙的中國球員除了在東方龍俱樂部的這批來自校園足球的20名球員外,就只有在葡萄牙西部大西洋沿岸、距波爾圖70多公里的阿威羅大區的某家俱樂部青年隊中的幾名小球員。而且,與中國足球依然還有點關系的俱樂部也僅僅只剩下兩家。
從十年前的紅火時代,到如今中國足球留洋縮水了整整10倍??梢哉f,這是中國足球“后金元時代”衰敗的又一個佐證,但另一方面,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知道誰是真正在為中國足球培養青少年球員,誰才對中國足球是真愛。
學生球員更純粹
或許是多年來已經習慣于專業足球、專業球員的采訪之故,記者見到這些學生球員,有一種不同與以往的感覺,就是這些小球員的眼神相對比較單純和純粹。和他們說話或者交流時,他們的眼睛會盯著你、專心聽你說話,這跟以往采訪那些從小就在專業隊中成長起來的球員是截然不同的感受。事實上,記者也從側面了解到,這些小球員從去年7月來到葡萄牙后,一年多時間里幾乎沒有出過什么狀況。
譬如說,同樣是在葡萄牙,記者前幾次采訪到葡萄牙深造的球隊期間,總能聽聞一些“八卦”。每一批球員中,總會有幾個不安分的球員。但現在的這些小球員分別居住在兩個不同的地方,一年多時間里從未發生過球員私自外出的情況。甚至有教練表示可以帶他們出去時,他們還會偷偷向總負責人陳祺匯報。
(留葡的20名學生軍今年夏天沒有回國、集體外出放松)
當然,或許是因為這些球員年齡還小,畢竟最大的才22歲、最小的也才16歲,再加上疫情,小球員身在海外,依然還是像國內那樣很注意自我防護,也不會輕易出門,生怕因此“中招”。但不管如何,這些從小就在學校里讀書、接受教育的學生球員,跟那些從小就進入梯隊、日常不怎么上文化課的球員還是顯得不太一樣。
這批名副其實的學生軍中,年齡最大的王鑫海來自廈門二中,是這批球員中來到葡萄牙時間最長、出戰葡萄牙聯賽時間最早、累計出場時間最多的一位。據負責人陳祺介紹,自2011年底留葡希望隊項目實施以來,目前在葡萄牙的這20名球員已經是他從國內帶出來的第四批小球員了,王鑫海則是第三批中的球員之一,早在2019年初就來到了葡萄牙。隨著疫情爆發,第三批球員基本都選擇了回國發展,只有王鑫海依然還是堅持重返葡萄牙。
這20名球員中,來自鄭州麗水外國語學校的小球員最多,共有10人,占據了半壁江山。他們全部都是初中畢業、參加完中考并拿到了畢業證書后來到葡萄牙的。早在2017年7月,教育部公布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及試點縣(區)名單時,鄭州麗水外國語學校就榜上有名。校園足球方面,鄭州的“金水模式”頗具特色,由金水區教育局出面組織,甚至聘請像楊禮敏等這樣的老一代名宿擔任顧問,負責挑選好苗子展開更專業的培訓,而在葡萄牙留洋的這10名小球員都是楊禮敏推薦的。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廣西柳州、河南開封、洛陽等學校里的小球員。當然,更令人感興趣的則是兩名來自內蒙古的蒙古族小球員烏日更和達木林扎布,前者以速度快見長,百米速度在11秒以內;而后者則是大中鋒,有身體,更重要的是場上還比較靈活,也有一定的速度。據稱,這也是葡萄牙接納中國小球員進行培訓以來的第一批少數民族球員。不過,烏日更和達木林扎布兩人本賽季均沒有在東方龍注冊,而是臨時租借到了蒙蒂茹俱樂部,為的是能夠讓中國球員在一線隊中有更多的出場人數與出場時間,更好地得到鍛煉。
這批球員中算得上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就是來自江蘇無錫市體育運動學校的袁宇航與王鵬博兩人,兩人中一人來自徐州、一人來自杭州,是無錫市業余體校在招生時相中的。但與其他俱樂部梯隊中的小球員依然還是有所不同,畢竟他們在體校里還是有正常的文化課。這其中,像中后衛出身的王鵬博在新賽季中已經在東方龍俱樂部正式注冊,并在葡萄牙全國錦標賽(第四級別成年聯賽)中已經代表東方龍一線隊出場,在11月6日進行的第六輪比賽中傷愈后重新首發出場,并打滿90分鐘。作為一名剛剛年滿18周歲、達到葡萄牙足協所規定的注冊年齡的球員,能夠出戰全國性的成年聯賽,對其自身的成長幫助是可以預見的。
這樣的一批學生軍能否更快地成長起來?這恐怕需要時間才能給出答案。但至少,這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國內的校園足球雖然開展得轟轟烈烈,但更多人至今并不相信學生軍能夠成長為高水平的職業球員,盡管目前國內職業聯賽賽場上已經有學生轉投而來的職業球員出現了。這其中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校園足球的娛樂、鍛煉身體的意味更濃,與競技層面的足球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且,校園足球某種程度上的發展也遇到了瓶頸,盡管根據教育部體衛藝司的統計數據,學校方面踢球的孩子人數呈幾何式增長,但足球的水準與技能未必也是呈現幾何式提升。
但是,這些小球員留洋葡萄牙后,利用葡萄牙這個更高水準的競技平臺,能否加速這些學生球員的成長?這或許更值得關注。畢竟一旦嘗試成功,有可能會成為解決校園足球成才問題的一個有效渠道與途徑。而且,學生球員相比職業俱樂部梯隊中的球員最大的優勢恐怕就是文化課程學習雖算不上頂尖,但至少沒有耽誤太多。
語言交流無障礙
這個球員給人感覺不太一樣的,不僅僅體現在日常的生活管理方面,更令記者驚訝的是,此番來到葡萄牙后多次觀看這些球員的訓練、比賽,球隊居然沒有配備專門的翻譯。不了解情況的,肯定會以為是為了省錢,因為葡萄牙語是一個小語種,如果雇傭一名翻譯的話,費用不低。第一次觀看訓練時,記者也曾頗為擔心:在沒有翻譯的情況下,這些球員能否明白教練的要求與部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采訪交流,發現這些球員居然可以直接用英語與教練員進行交流。不只是在訓練場上,比賽中,這些中國小球員也可以與葡萄牙本土球員直接展開溝通。這大大出乎記者的意料。
在葡萄牙,盡管并不是所有的足球教練都會說英語。但是,年輕教練的英語卻相當流利。因為東方龍俱樂部為這些小球員聘請的并不是一名教練,而是一個由四人組成的葡萄牙教練班子(獨立于一線隊的教練班子),哪怕是主教練英語不是特別好,助教的英語也是說得很溜。而現在的這些小球員中,能流利說英語,在訓練中直接與教練交流的差不多超過半數。經??梢钥吹皆诮叹毑渴鹜戤吅?,畢竟有的小球員英語并不是很好,那些英語好的球員直接用中文重復,告訴那些英語不好的小球員具體要求與部署是什么。偶爾,教練也會用葡語部署,小球員中照樣有能夠用葡語日常交流的,會主動翻譯成中文,讓其他還沒有完全明白的小球員了解教練意圖。
經過追蹤發現,原來這些小球員中有一半球員在出來前都在當地的外國語學校讀書,都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到葡萄牙后,除日常訓練、比賽之外,作為負責人的陳祺還專門花錢請來了當地的英語老師與葡萄牙語老師,統一給小球員們上課,一周四次、每次兩小時。但正是因為這些學生先前在國內就一直在讀書,日常文化課都有保障,所以,學習能力相比更強,自然進步也就更快,日常訓練與比賽時也就完全可以不用翻譯了。
(小球員們在上葡語課)
記得韋迪時代第一批來到葡萄牙的留葡希望隊40多名小球員中,當時英語最好的是目前在中甲蘇州東吳隊效力的張凌峰,而且也是后來學習葡語最好的,原因就是他到葡萄牙前在北京三高俱樂部效力,在人大附中正常上文化課、學習英語。如今的這些學生球員,幾乎個個都是“張凌峰”。這也就為他們接下來的發展打下了更扎實的基礎。
踢球踢得好的人,其實都是相當聰明的,通俗地說就是“腦子很好使”。因此說到底,踢好球最終還是要靠腦子。從校園足球中成長起來的球員較之國內從小在專業梯隊中成長起來的球員,或許最大的優勢就是知識武裝了頭腦,特別是,這些學生球員因為在語言交流方面沒有什么障礙,對葡萄牙足球、歐洲足球的理解或許要遠超那些通過翻譯轉化來的東西。如今,大多數中國當打球員即便是有機會遠赴海外效力,首先面臨的第一道難題就是語言關。但對這些身處葡萄牙的大多數學生球員而言,這根本就不是問題。
(集體游玩)
(節假日聚餐很是豐盛)
(參加當地社區活動、體驗葡萄牙生活)
不愁沒有比賽踢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或許現在的這些學生球員來到葡萄牙的時間會更早。不過,恰恰也是因為疫情,小球員在等待完成疫苗注射之前在青島集中。期間,前中國足協主席王俊生、副主席容志行為首的中國足球元老團專程到青島看望了這些小球員們,包括前國家隊主教練戚務生、朱廣滬、前國家隊助理教練楊禮敏等親自指導他們的訓練,也讓這些小球員們受益匪淺。
(去年7月出發之前在青島集訓期間,前國足主帥戚務生看望小球員們)
(去年7月出發之前在青島集訓期間,前國足主帥朱廣滬看望小球員們)
(去年7月出發之前在青島集訓期間,前國足助理教練楊禮敏看望小球員們)
來到葡萄牙后,這些小球員最重要的還是參加比賽。在這20名球員中,像2000年出生的王鑫海、2002年出生的烏日更以及2003年出生的達木林扎布在上賽季就已經在東方龍一線隊注冊。當時東方龍隊參加的是葡萄牙全國第三級別聯賽,也就是新創辦的葡萄牙乙級聯賽,因能力和水平相對較弱,所以這些球員雖有出場、但出場比賽的機會并不多。直至這個賽季降入葡萄牙全國錦標賽也就是第四級別聯賽,王鑫海才獲得了更多的比賽機會,而且新賽季前六輪比賽中,幾乎是每場比賽首發并幾乎打滿全部比賽,只有在上周六的主場比賽中因為受傷而在下半時后半段被替換下場。而烏日更與達木林扎布則是在賽季初被租借到了蒙蒂茹隊,目的就是能夠獲得更多的出場機會。
需要說明的是,葡萄牙足協在2020-21賽季中期做出決定,對葡萄牙足球的競賽體系進行了大調整。以前,葡萄牙只有葡超(18隊)、葡甲(18隊)、葡錦標(96隊),但從2021-22賽季開始,葡萄牙足協決定對葡錦標進行大手術,新設立了一個屬于第三級別的葡乙聯賽(Liga 3),共有24隊參賽;而原來屬于第三級別的葡錦標則變成了第四級別的聯賽,有64隊參賽,但因疫情以及俱樂部財政問題的影響,最終實際參賽隊數為61個。在2020-21賽季的比賽中,東方龍隊因獲得所在小組的第一名,獲得了升級資格,得以在2021-22賽季參加葡乙聯賽。第三級別的聯賽24隊按照地理位置分為南、北兩個區,區內的12支隊伍在第一階段各自進行主客場制比賽,共22輪,按照積分排定座次;第二階段比賽中,排名兩個小組前四位的8支球隊進入升級組,爭奪3個升級席位;而其他16隊再分成4個小組進行保級賽,每個組最后一名降級,總共4隊降級。第一階段比賽的積分將換算帶入第二階段。東方龍隊遺憾未能保級,不得不在本賽季參加第四級別即葡萄牙錦標賽。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像王鑫海等年輕球員的能力與水平出戰第三級別聯賽依然有些費勁,而更多的年輕球員則因為未能達到注冊年齡規定,所以更多地還是葡萄牙本土球員在代表東方龍隊出戰。
2022-23賽季中,由于這些學生軍中有相當一部分已經達到年滿18周歲、可以注冊正式參賽的要求,所以,除了烏日更與達木林扎布外租之外,東方龍一線隊注冊了王鑫海一人,其他七名2004年9月1日之前出生的球員全部在東方龍U19青年隊注冊。但因為是同一俱樂部注冊,U19青年隊注冊的球員可以上調到一線隊,所以像童天然、陳康林、陳關鍵、王鵬博等U19青年隊適齡球員可以代表一線隊出戰。這幾名球員除了代表一線隊出戰第四級別成年隊聯賽之外,如果在比賽中沒有出場、或者出場時間不長,一旦U19青年聯賽的比賽時間是在成年隊的后一天,就可以返回U19青年隊參加青年聯賽。而參加過青年聯賽的球員,又可以返回一線隊出戰。譬如,像陳康林先前因受傷,缺席了一線成年隊的聯賽;傷愈后,為觀察其競技狀態,在11月5日就先代表東方龍U19青年隊出戰青年聯賽;而第二天,陳康林又回到一線隊中,在下半時第80分鐘左右替補出場,重新出現在成年隊聯賽中。
(本賽季中在東方龍一線隊出場的五名球員陳康林、王鑫海、王鵬博、童天然、陳關鍵(從左至右)以及尚未滿注冊年齡、跟隨一隊訓練的周文皓(右一))
(陳康林(右)在聯賽中)
所以,東方龍U19青年隊在聯賽中,一場比賽常??梢杂辛狡呙袊騿T首發,就是因為個別球員代表成年一線隊出戰且出場時間較長而缺席。等到今年冬窗重啟,也就是1月1日之后,部分2004年9月1日之后至2005年1月31日之前出生的中國球員也達到了注冊年齡要求,至下半年的U19聯賽甚至一線隊中,將會有更多的中國學生球員出現在賽場上。
正式注冊的球員,參加葡萄牙當地正式比賽;而沒有注冊的球員,在每天訓練之后,基本按照一周一賽的節奏進行,主要就是與附近的青少年隊伍甚至是成年隊相約打比賽?;蛟S在很多人看來,這些事先約定的比賽意義不大,但這就好比中國2001年齡段U21國青隊在克羅地亞拉練期間所進行的比賽那樣,在對方球員與水平、能力明顯高于我們的情況下,特別是比賽中攻守轉換的節奏明顯快于國內青少年同齡水準的情況下,對年輕球員的鍛煉意義與價值并不小。而且,因為這些球員都很清楚,無法參加正式比賽是因為年齡未到,如今這些比賽其實等于是在為隨后的正式注冊參賽作準備。在已經注冊正式參賽的球員出場人數與時間明顯減少的情況下,剩下的這些學生軍因為年齡更小,想要贏對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或許,對現在的這些中國學生軍來說,最不發愁的就是無比賽可打。這與國內今年開始主辦的第一屆全國青少年足球比賽期間,眾多校園足球隊的教練迫切希望比賽時間更長些、比賽場次更多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